“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做到“三个体现”,即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为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给出答案。
学者和媒体分析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突出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重大部署。
高度重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指出“两个不可替代”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昨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听取了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学、政治学、文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军事学等学科和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就如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创新发展听取与会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谈到,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现场参加此次座谈会的国防大学教授颜晓峰,会后在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谈到,民族复兴由大向强,哲学社会科学也要与之相适应,繁荣发展,构建引领民族复兴的思想理论。 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对内形成强大的说服力感召力,对外形成有力的吸引力向心力,任重道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加倍努力,不负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献。”人民日报评论员分析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两个不可替代”。
关键字: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社科繁荣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