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研究生教育十周年]思政教育资深专家陈秉公教授来我校讲学

发布日期:1901-12-14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五周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十周年之际,10月26日上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顾问、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秉公教授应我校邀请在环宇楼T301做了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二重性’研究范式”学术报告。各学院党委(党总支)学工书记、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兰婷教授主持。报告会后,校党委副书记陶伟华会见了陈秉公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二重性’研究范式”是陈秉公教授的原创性理论。讲座中,陈教授从近几年来学术界关于“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热烈争论谈起,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遇到了整体性挑战,发生了范式危机。其核心问题是,今天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应当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什么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国梦”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魄、中国风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无可回避,必须做出回答的“元问题”、“元理论”。

他创造性的提出,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化水平,只能实行“一体化二重性”范式。所谓“一体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本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一体化存在的两个基本方面,即“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为人的发展服务”。“二重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地包含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以“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主导,以“为人的发展服务”为基础,既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水平,又提升培育思想、品德和心理的具体技术和能力,进行学科和专业的系统性改革。建设一个既属于社会科学又属于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本体、“新世界”。

本次学术报告中,陈秉公教授以深厚的理论功底,敏锐的学术思维,开阔的研究思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前言问题,让大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拓宽了大家的知识面,启发了思考,深化了与会人员对范式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