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我校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促进思政理论课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丰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式,11月7日下午,应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中国计量大学原党委书记胡建成教授在我校嘉量大会堂为马院师生、《纲要》课学生作了题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红船精神”的专题讲座。 此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高岭梅主持。胡建成教授结合十九大会议精神,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红船精神的内涵,联系中国客观实际,为全体师生奉献了一次精彩的演讲。
胡建成教授从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出发,介绍了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嘉兴南湖瞻仰红船时的重要讲话,从红船精神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红船精神的内涵以及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胡建成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在中国的传播、早期共产党小组的建立、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伟大使命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红船精神形成的历史必然性。随后,重点论述了红船精神的内涵,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最后,高度评价了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即第一次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在科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第一次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第一次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在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道路的历史起点上,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源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
胡建成教授在讲座中运用了视频教学等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不仅较为清晰地分析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也指出了运用红船精神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引起了师生们的热烈反响。
通过本次学习,《纲要》课学生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进一步加深了对红船精神的理解与认识。会后,师生们积极学习和探讨红船精神,并总结学习心得与体会。广大师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红船精神融入到实际学习与生活中。这次主题讲座是我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一次专题教学,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马院师生政治理论水平的一次重要实践。同时,思政理论课“专题案例式”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在依据教材,结合社会“热点”、“焦点”及学生思想“兴奋点”的基础上设置专题,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讲授,有助于丰富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思政理论课学习的实效性。